哎!听说梅州施工资质买卖水很深?去年丰顺县张老板花200万买个假证,现在还在跟中介扯皮呢!今儿咱就扒开这行的底裤,保准你看完就知道该往哪掏钱。
头一桩:现在资质市场乱成啥样
住建局的朋友偷偷跟我说,现在市面上流通的资质里十本有三本是"套牌"的。怎么辨别?教你个狠招:
- 看社保记录:真资质必须有连续6个月的员工社保(重点看电工和项目经理)
- 查年审印章:2023年后的资质都有电子防伪章,拿手机扫描能显示审批人姓名
- 盯工程业绩:至少要有两个梅州本地项目验收单(别信那些拿外地项目充数的)
举个血泪教训:五华县李总去年图便宜,花150万买了个"带业绩"的市政资质,结果一查项目都在汕头,在梅州根本用不了,这钱算是打了水漂!
第二问:自主收购怎么操作才安全
咱就跟买菜似的,得验货再付钱:
- 首付款别超30%:等完成工商变更再付尾款
- 必须面签:拉着原法人去政务服务中心做资质平移
- 查清债务:重点看有没有未结清的农民工保证金
这里头有个骚操作——有中介会把债务转嫁给买家。上个月就有人中招,刚接手公司就被追债,赔进去的钱比资质还贵。记住,一定要让卖家提供银行征信报告和法院被执行记录!
三大平台对比,哪个最靠谱
我装成买家摸了三个平台的底,给你们透个实情:
平台名称 | 手续费 | 过户周期 | 坑点预警 |
---|
客商资质网 | 成交价8% | 45天 | 业绩造假严重 |
梅江交易通 | 6.8万/单 | 60天 | 隐藏债务不披露 |
粤东工程宝 | 5%+2万 | 35天 | 员工社保断缴 |
特别提醒:客商资质网最近在搞"零手续费"活动,但会从交易金里抽15%当服务费,这算盘打得我在广州都听见了!
第四关:遇到纠纷怎么自救
住建局稽查科的老王教了我几招:
- 立马冻结公司账户(防止卖家转移资产)
- 收集微信聊天记录(就算没签合同也能当证据)
- 最狠的:去政务服务大厅拉取资质变更流水单
去年梅县区有个狠人,发现买的资质是假的,直接带着POS机刷卡记录去公安局报案,硬是把中介送进去了。所以说,转账千万别用现金!
干了十几年工程的老周跟我说,现在聪明人都玩"资质租赁"。比如花20万/年租个二级资质,比买断能省下百来万流动资金。不过得注意合同里得写明"承担项目责任归属",不然出了事故得背黑锅。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那些承诺"三天过户"的中介,十个有九个在玩文字游戏。真正靠谱的交易,光公示期就要满20个工作日。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铁饼——砸中非死即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