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湖市围绕儿童户外活动场地需求,以“家门口好去处”儿童户外空间建设为切口,推动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活动场地。全年,新建“家门口好去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12处,以打造高品质儿童友好的“小空间”,推动提升面向儿童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大民生”,切实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见缝插针,空间创新。结合城市更新、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创建等行动,全面梳理排摸可挖掘的户外活动空间点位,充分挖掘道路节点、街角空地、零星地块等“金边银角”,打造“家门口好去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通过土地资源的精细化利用和微空间适儿化改造,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和“家门口”延伸。如,当湖街道沐阳社区利用桥下空间,打造以篮球运动和儿童活动为主要活动功能的综合性活动空间。全市12个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项目共涉及活动场地总面积22383平方米,设施场地总面积6823平方米,实现了从社区周边“沉睡空间”向儿童户外活动、群众休闲娱乐资源的转变。
“一处一景”,铸造精品。充分征求群众需求,围绕“街区+”“社区+”“公园+”场景,打造涵盖散步休闲、益智游戏、运动健身、科普教育等功能多元活动场所,在提升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体验度、推动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的同时,进一步将“家门口好去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建设成展现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如,独山港镇海洋奇遇街心公园以“海洋文化”为主题,打造集入口广场、休闲步道、“海洋探险”儿童游乐区及户外交流等于一体的公共活动空间。又如,当湖街道童梦乐园、萌娃平衡骑车道2处“家门口好去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位于城西飘带项目,无缝对接城市绿地系统,与室外球场、室内场馆、健身场地、休憩驿站等社交、休闲、运动场所形成串联,实现了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多元融入与提质扩容。
多元参与,长效运维。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建设管理机制,除线上线下引导群众参与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选址、设计、建设外,将其管理、运维纳入街区、社区、景区长效管理机制,在环境卫生、绿化养护、设施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层面加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日常维护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如,城西飘带的2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委托专业的文化体育公司运营,并建立常态化跟踪督导机制,形成问题“发现-整改-销号”的闭环管理,真正将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打造成整洁、舒适的公共空间。(平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供稿)